感谢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感谢嫚姐
2017年10月中旬,郑州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一枚菜鸟和一个书店的小故事 一个活动前后多次联系数月,原来,这是一个对书籍对阅读对文化满怀敬意的雅致之地 此牌子可以绕行 感谢亲爱的王老师,题写了这四个大字,勉励我并时刻激励着我——前行 有人在看展览,谢谢你们^^* 感谢闻讯赶来的河南同道寇宝刚和魏虹,中间是菜鸟吓傻的样子(捂脸) 感谢嫚姐牵线搭桥并担任当天活动的嘉宾,以及为此所做的所有事。...
View Article2018.晒图墙*^0^*
正宗绿色环保低碳天然无公害美味甜心的原创绘本《一个人的舞蹈》 欢迎各种期待各种臆想各种围观各种。。。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再版插画 兔儿爷,乖!给咱笑一个哈 王久辛先生的诗集《狂雪》再版插画 新闻漫画专栏 某教授即将出版的心理学著作插画 “国宝耀中华”之肯德基跟人面鱼纹盆的不解之缘漫画 。。。。。。 (未完待续)
View Article有一份可遇不可求的爱,叫深情(吉建芳)
从见到她的第一眼起,他就开始喜欢她。 我以为,那并不能算作是一见钟情,充其量只是他对她产生了一些好感。而且当时只是他看见她,她并没有看见他。说明冥冥之中,两个人将会有一段缘分,会有一些故事发生的可能。...
View Article他,她?她!!!(黄军峰)
感谢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感谢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感谢生命中所有的感动!!! (此文原载2018年7月11日的《文艺报》8版,后,被其他媒体转载) 《 他,她?她!!!》 /黄军峰 最初结识她,是在一个虚拟的空间。 长什么样……一切都凭想象。...
View Article《撞见未来》究竟触碰了我的哪根神经(吉建芳)
虽然它素颜,素颜,素颜,由表及里全都素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地步,但却仍然注定会属于畅销书的范畴。这从作者一路写来的《个人品牌》《解放自己》《开发自己》《经营自己》,还有《黑白足球》《文化足球》《混沌足球》等一系列书就可以窥其一斑。作者自带光环和粉丝,根本不必在外饰和内饰上花任何心思,就可以轻松赢人—— 《撞见未来》究竟触碰了我的哪根神经 吉建芳...
View Article我的作品源自王蒙先生的信任
我的作品源自王蒙先生的信任 文/吉建芳 图/彭世团 多年前,由于工作需要,我开始做一些名人访谈,记得采访王蒙先生是在2012年6月。 采访王蒙先生之前,我在彭世团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幅王蒙先生年轻时的漫像(2013年9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来,我又绘制了几幅王蒙先生“人生智慧”方面的手绘漫画。...
View Article我所认识的青年漫画家夏大川
我所认识的青年漫画家夏大川 文/ 吉建芳 夏大川是中国唯一一位在世界漫画界获过三大奖项(日本读卖国际漫画大赛、比利时克诺克·海斯特国际漫画节、土耳其艾丁·道昂国际漫画大赛)的漫画家。在国外,如果你询问外国漫画家他们所知道的中国漫画家,大家几乎都会说出一个名字“DA CHUAN...
View Article走进贾平凹的书房
走进贾平凹的书房 文/吉建芳 晨起推开窗户,望着窗外雨后即将转晴的灰色天空,还有笼罩在晨雾中同样灰色的城市建筑物,忍不住想起2009年那个秋日的一些过往。在“人努力、天帮忙”的情况下,对作家贾平凹的采访终于有了结果,算是交了差。任何时候回想之前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心情一点儿也不为过。...
View Article当时只道是寻常
2008年5月8日,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队员将国家电网公司奥运合作伙伴旗帜在海拔8844米的世界之巅展示。尼玛次仁摄 当时只道 是寻常 文/吉建芳...
View Article北来征雁旧南飞
北来征雁旧南飞 /吉建芳 “在西藏踢球,美得很!” 当赵金和朋友们说起自己当年援藏经常踢足球时,得到的总是善意的责备:“神经病,不要命了!” 赵金并不以为意。“那有啥,能跑动了跑,跑不动了就在那儿站着啊。”...
View Article沉思往事立残阳
沉思往事立残阳 /吉建芳 在西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旦巴旺久到延安干部学院培训学习,路过西安时专程去看望了一位朋友,那人的名字叫王战,是曾在旦巴旺久的老家措勤县帮扶了一年半的援藏干部。王战当年在措勤帮扶时,旦巴旺久是措勤县的县长。 王战回内地后总会不时地想起西藏。旦巴旺久的突然到访,给了王战一种重回西藏的错觉。在青藏高原那段日子里经历的种种惊喜、种种磨难、种种感动,又一一浮现在王战眼前。...
View Article心细的乡党何西来
心细的乡党何西来 文/图 吉建芳 在一次研讨会上,我遇见了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乡党何西来的夫人。我双手把自己的名片递给老人,说自己曾听过何西来先生的课,希望能有机会采访先生。老太太和善地朝我笑了笑,一口应允。 一天下午,何西来打来了电话。 他在电话中说,他当天晚上有时间,可以接受采访,接着,他还善意地详细告诉我乘车路线:坐公交车该怎么走,打出租车该怎么走,下车后该怎么走……...
View Article毛乌素沙漠的故事
毛乌素沙漠的故事 文/吉建芳 (一) 这里的天空很蓝,很蓝。于它,是一种常态;于我,则是多日来不曾见到过的那种。 蓝得澄澈透亮的天空,总让人忍不住想要与之对视,却又不能够,因为刺目的阳光会让眼睛难受,以至于不得不眯起来看。几朵闲云懒散地飘浮空中,不着急离开,也不着急停留,仿佛天生就该是这般模样。 来到陕西最北的城市,看着眼前的一切,脑海里忍不住想起自己十多年前曾在这里的停留。...
View Article雁声远向萧关去
雁声远向萧关去 /吉建芳 刚到西藏,付鲁川就开始流鼻血。不确定什么时候鼻血突然就流,甚至有时正开着会,鼻血突然就下来了。他赶紧拿个东西把鼻孔堵住,过一会儿就好了。回到内地后,付鲁川有时也会流鼻血,一度甚至比在西藏时更甚。援藏之前,他从来没流过鼻血,也不知这算不算是西藏留给自己的某种“纪念”。 2011年,付鲁川参加援藏工作,并在西藏工作、生活了一年半。...
View Article雾窗寒对遥天暮
雾窗寒对遥天暮 /吉建芳 援藏时,南增毅的岗位是国网西藏电力总经理工作部秘书。秘书是个苦差事,加班写材料是常事。在西藏公司叫小乔的秘书眼中,南增毅特能写。“一个财务工作会的材料,南哥竟然能写几十页……”...
View Article作家陈祖芬印象记
作家陈祖芬印象记 文/图 吉建芳 有一年5月,我跟随中国散文学会的老师们到江苏无锡参加第三届“漂母杯”母爱主题散文大赛颁奖典礼时,有幸与著名作家陈祖芬一路同行。软卧车厢的空间相对硬卧车厢私密一些,一上车,老师们就聊得热火朝天。因为他们彼此早已十分熟络,是文友兼朋友了。而许多老师我都是第一次见面,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缩坐在车厢一隅,侧耳倾听他们谈话,并不敢插嘴。...
View Article从1942到1949
从1942到1949 文/吉建芳 关于1942年中原大地爆发的那次蝗灾,作家刘震云曾用较为沉重的文字进行过叙述。时隔多年后,导演冯小刚又想方设法将其搬上荧幕,票房多少暂且不说,那段惨痛的历史后人是无论如何不会忘却的。西安供电公司90多岁的退休职工张伟臣,就是那场灾难的幸存者之一。 一 张伟臣没看过电影《1942》,但却听说过。他相信有很多东西肯定没拍出来,也拍不出来。...
View Article日子迟早会过亮堂
陈彦:日子迟早会过亮堂 文/图 吉建芳 今年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李洱的《应物兄》五部长篇小说获奖。 而回想起我对陈彦的采访,已是几年前的旧事了。2011年7月,北京,陈彦的又一部力作——大型秦腔现代剧《西京故事》在长安街东段的长安大剧院开演。...
View Article